落户“降门槛”、买房有补贴、创业给政策……今年以来,武汉、长沙、成都、西安等十多个城市,先后出台了力度罕见的人才吸引政策。一场激烈的“抢人大战”,让这个毕业季显得与众不同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过去相比,今年二三线城市的“留人政策”不再仅仅局限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,而是把目光瞄准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。政策着力点也放在了毕业生关心的户口、住房等实际需求上。
人才是城市的未来和活力之源。从“争项目”到“争人才”,说明我国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正步入新阶段。
与此同时,记者也注意到,一些长期困扰人才流动的深层次矛盾和隐形门槛,仍有待解决。否则,“留人政策”容易沦为看得见、摸不着的“空中楼阁”。
记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事例:西南大学英语系毕业生小崔,今年毕业后打算回中部某省会城市工作,一方面是离家近,方便照顾家人,另一方面也是看中本地的人才吸引政策。但在奔波一大圈、一再降低就职要求后,小崔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。最终,她不得不选择了去沿海城市就业。
记者还认识一位北京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李某,他本来有意前往西部某省会城市高校担任教师,学历、学识等各方面条件均比较优秀,唯独是年龄偏大——李某今年40岁。最终,李某还是被卡在了“35岁”这一年龄门槛上。“一个提出要引才育才100万的城市,难道容不下一个40岁的博士?”李某无奈地向政策低头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不少求职人员因“专业名称不符”而被二三线城市单位拒之门外。这说明,吸引人才不只是给政策、拿票子、盖房子这么简单,更为关键的是要从细处着手、从制度着手,优化就业创业环境。
那么,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?有专家表示,“抛橄榄枝”只是表达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,或者说代表了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,但能不能把人才市场做大。实际上,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当地发展的潜力和人才成长机制的塑造。
单纯比拼地方政府财力,试图靠短期“砸钱”吸引人才流入来改变城市发展面貌,收效不一定很显著。前些年出现的从“逃离北上广”到“逃回北上广”,说明二三线城市要真正留住人才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比如,是否具有良好的产业配套和清晰的产业定位,让人才各尽其用?是否能够真正消除各种隐形歧视,完善公共服务,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?
一座城市怎样对待人才和人才怎样回馈城市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。以城留人的核心是以“诚”留人,真正用心营造一座城市不唯地域、不限年龄、不拘一格求人才的氛围。(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)